延續前一篇內容
張力活化之後,表示肌肉的緊繃度也達到某個程度,細胞也因為活化達到警醒的表現,這時也表示人已經開始活過來了,那接下來要做什麼呢?
練力量啊!
力量是建構很多動作技巧的基礎,力量對於動作技巧而言可說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。
有良好的力量表現,孩子對於運用肢體時的感覺回饋也會比較好,當對於自己身體動作有敏銳的掌握性之後呢,身體的許多動作回饋就會隨之產生,那動作技巧的表現也就會較有品質。
當力量有了,也懂得怎麼去運用它之後,您就會發現孩子的姿勢穩定度提高了,穩定度提高注意力表現就會跟著提升,那對於處理外界的訊息就會顯得有效率,這時孩子的許多動作技巧的學習也就跟著漂亮多了。
因此在教導孩子力量的獲得及運用是非常重要的,它除了可以增加姿勢穩定度外,它也可以讓孩子透過肢體力量的使用來了解自己的身體位置,進而增加肢體的協調性及自己與空間之間的相對應關係,所以對於孩子在認知學習上也影響深遠。
那在家如何讓孩子學習力量呢?實際上非常簡單,任何體適能的運動或是勞動性的活動都可以讓孩子嘗試練習看看。
在治療室中,我個人非常喜歡讓孩子進行跑步、雙腳跳、貼地爬行、攀爬滾筒(或輪胎)、搬重物、推重物等活動。然而在戶外我會建議家長多帶孩子去走健行、踢球(或追球跑)、上下斜坡、草皮上行走或跑步等。